超高温石墨化炉是材料科学领域的关键设备,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极d高温环境(2000℃-3000℃)实现碳材料的结构重组与性能跃升。该设备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技术,通过交变磁场使石墨坩埚产生涡流自发热,配合高纯石墨炉衬与多层绝热结构,构建出稳定的超高温场域。其典型技术参数包括:最高工作温度3000℃(常用2800℃)、恒温区直径350-1000mm、温度均匀性≤±10℃、升温速率>60℃/h,并配备远红外光学测温系统(精度0.3%)与40段PID智能控温程序。
1、炉体
功能:容纳整个加热系统和物料,提供密闭的高温工作环境。
结构:
外壳:通常为双层不锈钢水冷结构,内通冷却水,防止外壳过热。
密封:采用金属(如铜)或氟橡胶(O型圈)密封,确保高真空或正压气氛下的气密性。
观察窗:部分炉型配备石英玻璃观察窗,用于观察炉内情况。
2、加热系统
功能:产生并维持超高温。
类型与组成:
石墨发热体:
形式:等静压石墨管、石墨棒、石墨带或石墨布。
连接:通过水冷电极引入大电流,使石墨发热体电阻加热。
内热串接式加热(常用于碳纤维炉):
将碳纤维束直接作为“电阻”串联在电路中,通大电流使其自身发热。
感应线圈(用于感应加热炉):
通高频交流电,在石墨坩埚或物料中感应产生涡流而发热。
3、隔热保温系统
功能:减少热量向外散失,提高热效率,保护炉体。
组成:
材料:多层高密度、高纯度石墨毡或石墨板。
结构:通常为多层(如6-12层)同心圆筒状或箱式结构,包裹在发热体外部。
特点:具有极低的热导率和优异的耐高温性能(>3000°C)。
4、测温系统
功能:实时、准确地测量炉内温度。
组成:
B型热电偶(Pt-Rh):测温范围约600°C-1800°C,精度高。
C型热电偶(W-Re):测温范围约0°C-2300°C,适用于更高温度。
红外测温仪:非接触式测温,用于监测发热体或物料表面温度,测温上限可达3000°C以上。
测温孔/保护管:用于安装热电偶,通常由石英或刚玉制成。
5、真空与气氛系统
功能:提供并维持高纯度的炉内环境。
组成:
真空获得设备:
机械泵:用于粗抽真空。
分子泵或扩散泵:用于获得高真空(≤10⁻³Pa)。
气体系统:
气源:高纯氩气(Ar)、氮气(N₂)等惰性气体。
管路与阀门:不锈钢管路,配备电磁阀、比例阀等,控制气体流量和压力。
质量流量计(MFC):精确控制进气量。
6、冷却系统
功能:冷却炉体外壳、电极、法兰等高温部件,确保设备安全运行。
组成:
水冷管道:集成在炉体外壳、电极、法兰等部位。
冷却水塔或冷水机:提供循环冷却水。
水压/流量传感器:监控冷却水状态,实现安全联锁。
7、电控与自动化系统
功能:实现设备的智能控制和数据管理。
组成:
电源:大功率直流或交流电源,为加热系统供电。
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:核心控制单元,执行工艺程序。
工控机/触摸屏:人机界面(HMI),用于参数设定、状态监控、数据记录。
温控仪表:接收测温信号,控制电源输出,实现PID温度调节。
8、炉床与物料支架
功能:承载和支撑被处理的物料。
材料:高纯石墨板、石墨舟、石墨坩埚等,确保在高温下不与物料发生反应。
9、安全保护系统
功能:保障设备和人员安全。
组成:
水压/水温报警:冷却水异常时自动报警或停机。
过温保护: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切断电源。
过流/短路保护:保护电路和电源。
真空/气压联锁:确保在安全压力范围内才能启动加热。
急停按钮:紧急情况下快速切断电源。
10、进出料系统(Loading/Unloading System)(视炉型而定)
功能:实现物料的自动或半自动进出。
类型:
间歇式:手动或机械手操作。
连续式:配备放卷、收卷装置,用于碳纤维等连续材料的处理。
